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
本報訊(記者蔣若靜)近期,市衛健委發佈《關於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本市今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爲105元,將重點支持對老年人、兒童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其中,各區要動態掌握轄區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數,建立並更新臺賬,鼓勵有條件的區繼續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初篩服務。此外,本市持續加強二、三級綜合醫院兒科建設,要求所有二、三級綜合醫院必須設兒科專業,提供兒科門診服務,並將此項工作納入對各區的績效考覈。目前,全市79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均開設了兒科專業。
通知中明確,今年本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種類和數量總體不變,各區要重點在鞏固做實現有項目,強化“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羣健康管理服務,改善羣衆獲得感和感受度上加強工作。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目標,今年,本市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7歲以下兒童健康服務率、0至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孕產婦系統服務率、3歲以下兒童系統服務率均將不低於90%。
針對“一老一小”重點人羣,通知提出,各區要繼續以老年人健康體檢爲抓手,做實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加強上級醫院或醫聯體牽頭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做好老年人健康體檢報告分析和結果反饋,加強後續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健康諮詢、健康管理等服務;要動態掌握轄區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數,建立並更新臺賬。廣泛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宣傳,充分調動社區、家庭、轄區駐地單位的積極性,動員符合條件的老年人主動利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積極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對於未利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健康體檢的老年人,要指導轄區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動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結合其他渠道健康體檢結果做好相應健康管理服務。本市鼓勵有條件的區繼續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初篩服務,對篩查結果異常的老年人,指導其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複查。
同時,有關部門要做實0到6歲兒童健康服務管理和0到3歲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強化3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和諮詢指導、兒童生長髮育和心理行爲發育評估、兒童超重和肥胖預防、眼保健和近視防控等健康指導和干預。
此外,通知還指出,要加強對高血壓、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推動轄區二三級醫院或醫聯體牽頭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上下聯動、分層分級管理機制。對於血壓、血糖控制穩定的,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相關指南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對於控制不穩定或不適合在基層診治的,經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明確診斷並通過系統治療穩定後,上級醫療機構要及時將患者轉診至常住地轄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後續的隨訪管理服務。對同時患有高血壓、Ⅱ型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要創新手段積極推進開展多病共管服務,提高健康管理協同服務、融合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根據兒科建設發展需要,按照培育項目、建設項目、卓越項目三個類別,支持北京市兒科專業臨牀重點專科建設。已對房山區良鄉醫院、北京潞河醫院、懷柔醫院、延慶區醫院等郊區區域醫療中心及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等多家三甲綜合和專科醫院進行支持,促進各醫院提升兒科服務能力。
本市正努力推進緊密型兒科醫聯體建設。目前,全市已建設6批兒科緊密型醫聯體。由北京兒童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友誼醫院作爲牽頭醫院,先後與30餘家醫院簽訂協議,開展兒科支持合作,實行規劃通、品牌通、人員通、藥品通、標準通、管理通等“六通”,提升兒科服務的可及性。